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对话:全球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与国际合作
2025-09-29 关键词:新能源 点击量:5


过去100年,汽车行业最伟大的事情就是全球协同,未来仍应如此。

9月27日,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5)上,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WNEVDO)正式成立。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共同发起筹建,致力于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治理和国际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当选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理事长。

成立仪式之后,清华大学赵福全教授主持了一场对话,与朱华荣等嘉宾就全球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和国际合作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大家提出,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不仅要让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发展壮大,更要把中国的经验,甚至教训与世界分享;过去100年,汽车行业最伟大的事情就是全球协同,未来仍要加强协同合作;中国新能源在发展很快的背后有很多问题,比如迭代速度过快带来的用户不满意在增长,这是很大的挑战;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不仅是在技术上,地缘合作也要有开放的心态。


主持人: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


对话嘉宾:


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理事长朱华荣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穆希雅(Hildegard MüLLER)女士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CEO克里斯·梅森(Chris MASON)


以下是对话实录(有删节):


敞开大门,在全世界架起桥梁


清华大学教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


赵福全:2019年,首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召开时,大家一致认为203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能达到50%,当时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只有2.3%。现实情况是,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就达到了20%;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突破了50%,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回暖,这些都让我们增强了信心。

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拥有这样的使命,不仅要让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发展壮大,更要把中国的经验,甚至是教训与世界分享,同时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发展,助力人类社会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朱华荣是汽车行业的老兵,作为企业领军人士,又是新当选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理事长,您如何跳出长安,展望世界,促进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朱华荣:感谢各位同仁的厚爱,举荐我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首任理事长。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的成立,其意义就是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一是可以推动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是国际组织应该有的价值和职责;二是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推动企业整车与整车之间、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传统汽车企业和ICT企业、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快速构建转型过程中最佳的实践方案和技术方案。

今天中国汽车产业能够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有所发展,其实是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和社会各界积极努力的结果,包括整车、零部件企业到ICT企业,从“买卖用修服、研产供销运”两条线的用户生态和产业链生态的积极行动,我们有必要推动一系列技术攻关。

走到今天,新能源和智能化,仍然面临着众多的挑战,比如安全挑战,人类社会面对这些问题,有着共同的责任和期许,我们应该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汽车产业的明天,促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赵福全:穆希雅主席,您对于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的预期是什么?希望中国做哪些更多的事情?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责任和角色是怎样的?如何推动中国与德国乃至全球的汽车产业发展?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穆希雅(Hildegard MüLLER)女士


穆希雅:全球汽车行业都面临着很多共性的问题,包括技术上的挑战。我们已经在新的动力系统上投了很多钱,未来四年也会持续投入3.2亿欧元,涉及到自动化和电动化,还有全新的基础设施构建的计划。

所有的这一切都令人印象深刻,包括中国的发展,我们需要有一些非常稳定的框架才能继续合作。作为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可以推动全球对话、知识交流和经验交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现在必须交换知识和经验,才能摆脱令人头疼的问题。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要有非常稳定的激励措施,降低从立法角度和监管角度的不确定性,创造一个稳定的框架。比如电网规范和基础设施规范,包括氢燃料电池方面的规范。

我们必须开诚布公地讨论这些问题。如何支持公司优惠税收的力度,原材料的采购等等,现在科技迭代的速度非常快,所有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挑战。企业投入了很多钱去发展,我们必须加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对话,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我们必须保证这些对于使用者来说是安全、高效、更具有性价比的,这样对于企业也有好处,毕竟企业已经进行了极大的前期投入,看到实效非常重要。

对于全球汽车行业来讲,无论是德国还是中国,我们要讲到一些非常根本性的点,比如开放市场、自贸区,还有供应链。我们有全球的雇佣制度,实际上这些都是全球和平稳定的一份子,所以希望能够继续敞开大门,在全世界架起桥梁。

赵福全: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全新的赛道,变化特别快,中国企业交了一些学费,如果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共享这些经验教训,对于解决未来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克里斯是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CEO,也是一位工程师,应该非常熟悉不同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些经验?如何推动组织在未来做更多更好的工作?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CEO克里斯·梅森(Chris MASON)


克里斯·梅森: 我们的愿景是希望提升全人类和地球的福祉,不管做什么都要服务于这样的初心。

讲到新能源汽车,可以看一看过去的十年。十年之前,我们会感觉一切还很遥远,但现在我们每年都会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的技术、中国的车企崛起得非常快,产品迭代的速度也是非常快,超过了消费者的预期。中国的汽车是通过消费者推动的,现在中国的新能源行业已经全球领先,因此我希望能够持续和行业中的人士交流,开展合作与协调。

作为工程师,技术领域也是我非常熟悉的。我们既要讲技术,又要讲相关的路线图。移动出行的战略或者技术现在已经非常前沿了,我作为CEO确实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的几十年中,机械工程和内燃机给到了我们很多的机会,但现在已经不仅于此了。

我刚刚和一家机器人公司对话,他们也希望成为我们的会员伙伴之一。我们需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不仅是在技术上,地缘合作也要有开放的心态,要把门打开,继续鼓励合作和协调,共同推进地球和全人类的福祉。

赵福全:为什么FISITA在中国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您在英国和世界其他各地都从事过相关工作,您从中学到了什么,能否分享一些经验和秘诀?

克里斯·梅森:中国的团队在技术方面秉持非常开放的态度。FISITA作为国际组织,对于应该如何嫁接起中外之间的桥梁,我们有很多倡议。比如我们有国际工程师的认证,现在依然在蓬勃发展,我们相信这给所有工程师带来了价值,尤其使得他们可以国际执业。

我其实并没有什么秘诀,因为我们的团体都是秉持开放的态度,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的一员。所有的品牌在我看来都不是只限于一国,而是全球性的品牌,雇员也是来自于全球各地。

当然,在整个关系的构建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逆风,这是非常正常的,只有良好的关系才能在逆境中走得更强韧。其实战略是非常简单的,就是构建关系的时候一定要倾听别人,能够开发出一个与我们的初心、目标相符合的战略。


全球协同仍是大势所趋


赵福全:穆希雅主席,我们一直在谈论很多合作和面临的挑战,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走上了新的发展轨道,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德国政府乃至整个欧盟委员会之间,你们作为产业组织怎样更好地协同?你们代表大众这样的德国车企,怎样让政府和产业之间更好地衔接?我知道可能还有一些小企业也是产业的参与者,他们不会销售整车,但也在VDA的支持和协调下发展,您对于这样的问题有什么看法?

穆希雅:从欧盟委员会的角度来看,很多政策制定者确实也在应对这些挑战。现在有很多优秀企业代表这个产业,大家的共同目标就是促进未来的绿色出行。我们只有结合起来,找到一个协同化的解决方案,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VDA代表很多德国汽车产业的参与者,我们支持产业的发展,不说其它区域,要是德国产业有新的创新想法的话,我们也会代表产业和政府沟通,包括在欧洲层面也有类似的机制,我们在加强与中国汽车产业合作的时候也发挥着桥梁作用。我们有协同一致的目标,所以希望能够共同携手应对挑战。

赵福全:是的,有挑战也就意味着有机遇。朱华荣先生作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的理事长,承担着巨大的使命。这个组织尽管诞生于中国,但要服务于世界,世界也期待中国的经验,中国的教训可能更有价值。如何将世界各个组织团结起来?包括FISITA和VDA,上对政府、下对企业,既要表决心,您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一次施政纲领的分享。


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理事长朱华荣


朱华荣:我认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要告诉全世界的是,中国新能源在发展很快的背后有很多问题,比如迭代速度过快带来的用户不满意在增长,这是现在我们面临的很大的挑战。一方面竞争需要很快迭代,但另一方面用户三天两头就说产品又更新了,甚至原来的产品又不能持续迭代,这就是问题,未来可以将这些教训、经验和全世界分享。

世界新能源组织应该整合、发展全球的学会、协会,主要是有这样几个点:作为技术创新的催化器,打造开放的资源整合平台。这一轮转型离不开技术、成本、生态,三者缺一不可,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就是要在技术、成本、生态方面促进相互交流和跨国合作,包括一些技术的跨国攻关。我们要成为全球规则的协调者,打造权威的、标准协商的平台。

汽车产业需要全球化的协同设计,才能大幅度降低成本。过去一百年,汽车行业发生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全球协同,每个国家、地区、产业、企业都在各自领域开发出最优秀的解决方案。未来,在这一轮新能源、智能化进程中,我们仍然要坚持全球协同,这是大势所趋,尽管我们仍然处于非稳定的状态。我们要成为信任合作的粘合剂,打造高效的贸易便利的平台。

我倡议,让我们以世界新能源发展组织为桥梁,构建绿色、共享、包容的生态圈,实现资源共享、规则统一、产业融合,为全球的消费者奉献环保、高品质、优享的汽车新生活,为建设低碳社会做出汽车行业积极的贡献。

赵福全:此处可以有掌声!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全新的赛道,我们要继往,但更多的是要开来。

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做到了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局部领先,但也积累了太多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让世界其他国家缩短投资、加快速度,共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应该团结VDA、FISITA等组织,协同共创,我们对于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寄予厚望。

本文转载自《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

相关内容
首页 电话 联系
会员登录
还未注册?点击立即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